杨鸿儒方才明白:科任的生活就是天堂!
不过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杨鸿儒不是个半途而废的渣渣,所以他在学生报到之后,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的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小学老师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以及孩子的自我评价。通过这些资料杨鸿儒能简单在心里为学生做个形象素描。
所谓见字如面,虽然资料不够多,但是他依然能够大浪淘沙一般找到自己可以信赖的学生干部。
所谓班干部选的好,老师破事少。其实很多学生工作完全可以下移给班干部完成,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倒容易影响效率。
杨鸿儒的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很深刻的,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一套完善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当班主任只不过是对这套理论的实践罢了。
他这套理论主张的就是无为而治,这种无为而治和所谓的佛系老师是有明显区别的。佛系是一种被动管理--也就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你们爱咋咋地。无为而治则是在把握好大方向的时候适当放权,让学生自我管理好自己。
实际上,这种无为而治的工作量要更大--因为杨鸿儒要对班级要做到完全掌控。不然的话,只要有刺头跳出来,必然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秩序运转。
开学例行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