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对这篇文章有了更多深刻的认识。他更加理解为什么诗文当中对战争的描写只有简简单单的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小课堂: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诗歌的句子是按照断句来计算的,每个标点算一句。)
战乱当中的百姓更加渴望和平的生活,所以才会有木兰辞官的情节出现。
当然,因为他的乱入,花木兰并没有被授官...毕竟他的身份是巫祭夫人,入朝为官还是算了吧!
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杨鸿儒在学校里边也有了新的朋友。
附中教师的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健康的,每年学校都会补充一批新鲜力量进入学校。这样就保证了学校的教师不会因为老教师集中退休而缺位。
杨鸿儒算是倒数第二批的新丁--因为春季开学又要来一批实习生和正式教师。
不过吧...杨鸿儒的年龄可能依然是最小的那一批。因为附中的招聘门槛奇高:本科不要,硕士起步。能读完研究生的,哪个不比杨鸿儒稍大一点?少年班的不算啊!就算少年班天才们的想来当老师附中都不敢要--老师和学生年纪差不多?那能行吗?
附中教师的最低年龄大概在25岁左右浮动,24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