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照本宣科地着--看!这就是识字的好处!
这段时间,杨鸿儒一直在普及着汉字。等这一战打完了,孝文帝就该把鲜卑全面汉化、甚至迁都洛阳。
那个时候,会说汉话、会写汉字、习惯汉族风俗的鲜卑贵族将会被重用。只要杨鸿儒的士兵能活着回去,基本都能当官。而且还不是武将这种勋贵,而是那种实权文官。
学会迎合领导意图是发家致富奔小康,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的必备技能。杨鸿儒这种“跨时代组团抱大腿”也是六六六。
经过这段时间的扫盲教育,杨鸿儒手下几乎没有文盲,大部分都能认识一千多的常用字。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能掌握一千多个常用字就足够安身立命了。
对于有人能教自己识字,士兵们是非常激动的。虽然能参军入伍、加入骑兵队伍的士兵大大小小都跟贵族沾点关系,但是想识字却挺困难的。
毕竟他们是游牧民族来着,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就那样...小时候不知道知识的可贵,但是在被杨鸿儒一顿忽悠加洗脑之后,士兵们纷纷树立起“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的观念。
要不怎么说古人好忽悠呢?木兰氏族大巫祭的名头真的是太好用的!
将军命令士兵读书认字,士兵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