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一得阁作大,当然十分关注富豪圈子。
可是上次彭毅飞说想要购买一得阁的李廷珪墨,这可是千金难寻的宝物。虽然卖墨是一得阁的主要业务,可是京都古玩店都希望拥有镇店之宝,这是传承象征。李廷珪在制墨届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所制的墨流传千年都没有任何问题。
李廷珪,本姓奚,原籍易水。其父超为易水制墨名工,为避唐末战乱,举家南迁至本县。因本县多古松,遂重操墨业。廷珪在其父“易水法”基础上,改进和胶技术,掺以珍珠、犀角、藤黄、巴豆等,制成的墨造型精美,“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时称“廷珪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被封为墨务官,赐国姓李。廷珪墨保存五六十年,虽“胶败而墨凋,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字数10幅,耗墨不到一二分。墨磨后的边缘如刀刃,可以裁纸。
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