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之外,还可以做文臣治国。是以驾崩之前,李世民吩咐李治,他登基之后,要提拔徐世绩为相国,必定能够助他压服重臣,稳定朝政。
武氏乱政之时,许多太宗朝的重臣和名将心怀不满,即便不像长孙无忌、于志宁、诸遂良等人站出来阻止,也绝对不会随声附和,许多人在暗地里痛骂武氏无耻。后来武则天任用酷吏,奖赏告密者,便是因为朝中对他不满的大臣太多,才会利用这些酷吏和卑鄙小人来构陷和杀戮大臣。徐世绩是太宗朝名将之一,深得李世民信任,又做了高宗朝的相国,于公于私,都应当像长孙无忌等顾命大臣一样,阻止武氏做皇后。而且他在军中威名赫赫,若是能够与长孙无忌一起劝说李治,李治宠爱武氏,顾忌到这一文一武两大重臣反对,绝对不敢轻易册封武氏为后。就算徐世绩不想得罪李治和武后,大不了沉默不语,也算对得起对他信任有加的李世民。可是事情坏就坏在他说的那一句话,使得李治不顾众臣的反对,放心大胆地册封武氏为皇后,最终酿成武氏乱政的大祸,险些断送了大唐江山。
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虽然徐世绩活着之时逃过了武则天的毒手,得以善终,死后陪葬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可以说是极尽哀荣,但是他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