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赶出东京汴梁,全靠着童贯大人相助,这才回到朝廷,最后做了相臣。不过蔡京大人心胸狭窄,他能够重回朝廷,是因为走了童贯大人的门路。可是他明面上对童贯大人甚是感激,背地里却对童贯大人极为忌惮,更因为自己狼狈不堪的模样被童贯大人看到而引为生平之奇耻。是以他回到东京汴梁之后,便即纠集党羽,暗地里写折子诋毁童贯大人,想要置童贯大人于死地。只有害死童贯大人,蔡相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童贯大人是何等样人,岂能不知道蔡京大人在背后捣鬼?只不过蔡京大人阴险狡诈,虽然要坑害童贯大人,却只指使那些言官御史下手,自己置身于事外,绝对不给童贯大人留下把柄。童贯大人知道蔡京大人重回东京汴梁之后,在大臣之中广植势力,把持朝政,羽翼已成。而且蔡京大人又擅于丹青书法之道,自己虽然深得皇帝崇信,在朝廷中也绝对不是蔡京大人的对手。若是还留在宫中,非得被蔡京大人一伙害死不可。他再三思虑之下,恰好党项人在西北夺了陕右四州,朝廷准备在西北用兵,童贯大人暗想东京汴梁对自己来说已经成了危地,须得尽早脱身,免得被蔡京大人所害。不如暂时到西北军中,躲避蔡京大人一伙的围攻,等待时机一到,再回到朝廷也不迟。
“童贯大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