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魄散,从此再也不敢对大唐有丝毫觊觎之心,心甘情愿向大唐臣服。到了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板荡,按理说正是扶桑国攻打中土的最好时机。只是大唐余威尚在,扶桑国君臣对白江口一战兀自心有余悸,虽然一直垂涎中土的锦绣江山,却也不敢轻易大兴刀兵。”
叶逢春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咱们汉人有一句话,叫作太平本是将军定。要想保境安民,天下太平,须得将敌国打得跪地求饶,不可有丝毫仁慈之心。否则一旦国势衰弱,这些蛮夷之国便会趁机作乱。遥想大唐极盛之时,若是派出一支兵马东征,灭了扶桑国,何至于后来倭寇兴起,使得大明疲于奔命?
“大唐灭亡之后,中原战乱不休,但是扶桑国一直不敢稍有异动。到了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宋兴盛,与扶桑国多有交往。大宋以仁义治天下,扶桑国对大宋颇为敬重,两国互派使者,商人百姓也时常来往,从来没有兴过刀兵。是以扶桑人对大宋子民颇有结纳之心,宋人到扶桑国做买卖时极少遭遇刁难,许多宋人在扶桑国居往,生了子女之后也要教导他们心向故国。是以大宋和扶桑两国井水不犯河水,结下了极深的交情。甚至大宋被辽国和金国逼迫之时,扶桑国还起过派兵助战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