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嚣张,次日天还未亮,他便让高力士将杨氏送入太真宫,由高力士挑选亲信太监和宫女到太真宫服侍,另外还要大将军陈玄礼派出数十名武艺高强的武士,守卫在太真宫四周。
“李隆基和高力士定计,将杨氏接入皇宫,事情办得甚是机密,皇宫内外无人知晓。李瑁虽然知道杨氏进入皇宫,只是他以为杨氏只是到太真宫做道士,并不晓得她是去做李隆基的妃子。依照高力士的计谋,杨氏在太真宫修行一年,除了李瑁之外,只怕再也无人记得寿王妃了。到了那时,李隆基纳杨氏为妃,官员和百姓不晓得杨氏的来历,自然不会笑话李隆基‘扒灰’。就算李瑁发现上了大当,不过他是一个失势的亲王,又生性懦弱,哪里敢胡说八道?
“只是李隆基**难耐,恨不能每日都与杨氏在温柔乡里厮混,哪里肯等上一年?高力士苦劝未果,没有法子,竟然派人在李隆基的寝宫中挖了一条密道,直通太真宫杨氏的居处。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李隆基起兴,要么杨氏从密道走到李隆基的寝宫,要么李隆基从密道潜入太真宫,两人干柴烈火,一见面便胡天胡地起来。
“如此过了一年,李隆基终于册封杨氏为贵妃,从此杨氏宠冠后宫,独得李隆基的欢心。而且果然如高力士所言,皇宫内外压根无人知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