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手、眼。身、法、只要做到这些,便会出现神形,神似形不似。
形意合、意气合、气神合,行剑法如流水,又有蛟龙出海,滔滔江水之势。
静,则需步神形相辅相成,身藏环宇,步踏九宫,内分阴阳,外分气合。
原来如此,苏洵好似瞬间明白点什么。
他已经大致了解这石壁上的虚影所表达的意思。
只是对于答辩,他仍需要时间去好好琢磨。
此时的他,对于剑的认知也多了几分。
原先的他,认为无形之剑,便是心剑,无形之刀,便是意刀。
心意相通,则剑可无剑,刀中有剑,剑中有刀。
可如今,他却被这石壁上所展示的纹理吓了一跳。
这就好像,三千大,取一瓢水的理,一瓢水,足以让人参悟一生,甚至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参悟。
但同时,也有说,大尽头,便是殊途同归。
理的辩论,往往是正反两面,对待事物的观点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不同。
没有正确,没有所谓的错误,只有接近或者远离答案。
就像这剑招中,有指法,也有斧功,融合了几家之长,最终衍变出一种剑。
若是从另外一种观点去看,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