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讳一事,在某些山下王朝,不仅要在书中避讳皇帝君主,还要避讳家族长辈,都需要避称其姓名、字号。而在山上,只有那么一小撮山巅大修士,才会有此待遇,练气士若是冒冒然口呼其名,极有可能就会立竿见影,言语无忌的练气士,本身境界越高,就像“嗓门越大”,对方心生感应的可能性就更高。
就在此时,一直心神沉浸在梦境中的陈平安,依旧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微笑道:“我从一开始就故意方便邹子收取答卷。小陌,还记得我们刚来此地,青同道友说了什么?”
小陌恍然大悟。
这个青同在布下画卷幻境之前,一开始就问陈平安“可曾听说过一句邹子谶语”。
可能从那一刻起,就已经宛如天地摊开。
就像一场科举,青同只是考场的阅卷官,真正的出题之人,以及住持考试的正总裁官,都是邹子。
考题便是那句邹子谶语。
所以反观陈平安的那句破题之语,也同样早就提笔落在画卷纸面之上了。
正是借用郑居中的那句话,“不当真就是了。”
这就意味着,当不当真,信不信都由你邹子。
之后在十二座天地间,陈平安的种种言行,道心起伏,到底是否出自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