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位列中枢的京官来说,可以说是官场上的正值壮年。
不过马沅既不是沙场武夫,也不是修道之人,如今却是管着整个大骊钱袋子的人。
论大骊官场爬升之快,就数北边京城的马沅,南边陪都的柳清风。
当然也是挨骂最多的那个。
因为如今的马沅,已经贵为户部尚书。
一国计相。
今天,一拨位高权重的户部清吏司主官,被尚书大人喊到屋内,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
除了那个关翳然是例外。
也就是现在人多,只要关起门来,这家伙聊完了公务,都敢与尚书大人勾肩搭背的。
衙门当差,不敢喝酒,喝茶总归是没人拦着的,关翳然到了这边,聊完事情,就会四处搜刮茶叶。
谁让马沅的科举座师,就是关翳然的太爷爷呢。
谁让马沅在京为官时的历年京察,在外当官时的朝廷大计,马沅都是毫无悬念的次次甲等。
问题在每三年一次的于京察大计,从来都是吏部关老尚书的一亩三分地,即便还有其它衙门的辅官协同,而且官帽子都不小,但关老爷子是出了名的说一不二,大权独揽。
马沅将那些户部郎官骂了个狗血淋头,一个个骂过去,谁都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