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羹,与那两座公侯祠庙沾沾光?
北俱芦洲的那位书院山长周密,对此非但没有排斥,反而手书两封寄往中土神洲,一封寄给文庙,一封寄给自己先生。大概想要说服文庙认可此事,让一位文庙副教主或是学宫大祭酒来此封正,封正大渎,哪怕是一位文庙陪祀圣贤都不太够。
只不过信上写了什么内容,崔东山又不是文庙副教主或是大祭酒,看不到,当然不知道具体写了什么。只能依循周密性情和一洲形势,猜个大概。
事实上,将北俱芦洲和宝瓶洲两洲衔接也好,封正济渎和齐渡两条大渎也罢,都是宝瓶洲逼着中土文庙去默认,不承认又能如何?
其中自家宝瓶洲的那条齐渡,是书简湖那位老人,负责封正仪式。
鸡汤老和尚,和商家范先生,一旁观礼。
这还只是摆在台面上,私底下,还有秘密返回宝瓶洲的李柳,以及与李柳隔水相望的阮秀。
杨家药铺那位青童天君,则让阮秀帮忙捎带一块匾额、让李柳捎带一副楹联,作为大渎祠庙的上梁礼。
“齐渎公祠”。
如沐春风,君子继往开来,当仁不让为天地立意。
静心得意,圣贤经世济民,文以载道开万世太平。
匾额与楹联皆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