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造诣精绝,可谓古今规式”,无数的溢美之词,都一股脑涌现了。
宋和年幼时,与一些皇子在这边聆听教诲,有人便与宋和看法一致,说此人画卷实在浓艳,先帝当时对于画卷好坏,并无评点,只说以后不管谁是这间屋子的主人,不管喜好与否,此人画卷,都得留着。
不过那只笔海当中,一幅字帖,却是名副其实的重宝,名为《归乡不如不还乡贴》。
甚至可以称为是这座大骊御书房的第一宝。
那是宋和的先生,大骊王朝国师崔瀺的一幅字,当然是真品。
崔瀺的字帖,尤其行草,超妙无比,是整个浩然天下公认的一字千金。
昔年文圣一脉的首徒,绣虎崔瀺,当得起那个绣字,就像婆娑洲陈淳安当得起醇儒的那个醇字。
崔瀺有那花间四帖,云上四帖,泉边四帖,山巅四帖,总计十六帖传世。
十六帖散落九洲,皆落入享誉天下的大藏家之手,其中一位中土神洲的山巅大修士,与崔瀺结缘极深,耗资极多,才重金购买到了两幅字帖,将那《乞儿求米帖》与《争座帖》,当众销毁,被视为壮举,大快人心。
只是百年之后,才真相大白,这位自称“唾弃崔瀺之人,当世我第一”的老修士,被子孙泄露了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