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于陕北各处,当他看到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后,便立志要让更多的人吃上饭。书生回到了家乡,他散尽家财,设粥棚,救难民。持续了一个月吧,书生开始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设粥棚,能救百个千个,可是陕北有上百万的饥民呢。”
“终于,坚持了半年,粮食没了,粥棚也坚持不下去了。他跑到县里找到了粮库官员,希望官府能一起设粥棚,安抚民心,结果那知县却说他有意聚众谋反,扔到院子里打了二十棍。”
“他身上受伤,可是心更受伤。那天夜里,书生趴在床上想了整整一个晚上。官府有粮食,为什么不赈济灾民,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灾民就能活下来许多人。那一夜,书生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他扔掉了手中的笔,辞别妻儿,提起院里的柴刀出了家门。”
“因为他长期设粥棚,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他振臂一呼,许多人跟着一起冲到了县城。就这样,那个一心想着报效朝廷的书生,变成了一名反贼,可是他不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救了许多人的命,至少,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对的。”
“打下县城,开仓放良,也许好日子就要来了。可是意气风发的书生怎么也没想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粮食总有吃尽的时候,以后怎么办?再到后来,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