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全都起了出来。看着堆成小山包的红薯,姜蝉深吸了口气:“统计产量。”
大司农也喜上眉梢,看着这些红薯比看儿子还亲,这些可都是实打实地成绩啊。
在听到亩产超过一百五十石的时候,安国公等老将是朗声大笑。文臣们个个都是瞠目结舌,转眼就目光火热地盯着这些泥团子。
姜蝉微微蹙眉:“如果推广开来,各地水土不同,产量一定会打个折扣。”
大司农恭恭敬敬:“娘娘说地是,这次的试验田种植,我们是时刻观察,精心护理,才有了这么多的产量。可就算种植在再贫瘠的土地,微臣也敢保证,起码有亩产五十石的产量。”
据汉书记载,一石约为现在的二十七斤,五十石就差不多有一千三百斤。这个产量在现代是非常地,可是在古代却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
这个时候水稻的亩产量不过才堪堪五百斤,大家在交了赋税后,再留下来年的种子,剩下的寥寥无几。
百姓平日里吃地最多的还是粗粮,细粮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
“娘娘,此物当得全国推广,微臣建议先从北部等比较贫瘠的地方开始。”一大臣冲着姜蝉俯身拜倒,语气那叫一个郑重。
姜蝉挑挑眉:“就按照陈大人所言,先从北部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