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烟火 > 九百二十五章 时文
。朱元璋制定明朝科举制度的时候,只是规定“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对于行文格式,只是规定了“以典实纯正为主”。
    这样的规定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现代考试中对于行文格式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朱元璋的目的主要是改变隋唐时期散漫的文风。
    朱元璋是个老实务实的汉子,对于华丽虚浮的辞藻并不感冒,或许也是因为他从小没有读过书的缘故,没有受到儒家糟粕的荼毒。相反,老朱最喜欢务实肯干的人。
    在老朱看来,科举是选拔官员,为的是帮他治理天下,不需要夸夸其谈,只需要官员如同老黄牛一样,帮他治理好百姓就成。
    虽然老朱延续了前元的科举考时文的做法,但是根本上还是有些不同。
    策论本来的意思就是,议论当朝存在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这策论明显的就带有官员事务的属性,对于即将考会试的学子来说,算是一个初步的转换身份的尝试。
    老朱向来务实,对于策论的看重,远超经义、经史两科。因此,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会试中,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策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