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 也说明了历史类网文中的历史资料之详实需求应该是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但与此同时,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绍宋》也是我的创作黄金期。
最明显的一点是,有些情节或者章节真的不是个人可以运作或者计划出来的,比如说在前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主角投奔韩世忠的剧情,以及张永珍身死的剧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却又忽然而然的创作。
我不想用灵感这个词汇,因为写的时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韩世忠的剧情,是读者推动的,上一章善意的读者互动摆在那里,而我自己摆出键盘后,很自然的就一边想着这一段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反应,那一段写出来读者会怎么戏谑,一边就把情节顺了出来。
张永珍的身死也只有一点文学小技巧的轻微反用。
关键的是之前一卷的铺垫,是前几章的描述,以至于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他已经必死无疑,主角摆在那个立场一定要去装一装的,双方的戏码都已经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变,可这个时候就会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该是怎么样?真的会大公无私、忠孝为先吗?主角真的会虚伪到头、伪装到底吗?
于是,两个简单的反转,让张永珍回归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