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变得一片寂静。
在场大多数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殿中大炎帝国的文官集团,将希望寄托于他们。
然而,这些往日里在朝堂上,口沫横飞,大谈“文学之道”的文臣们。
此刻却是一个个变作了“哑巴”,有人皱眉沉思,有人抓耳挠腮,还有人干脆将头埋下,躲在了人群后面,居然无一人能够即刻作答。
在场包括各位皇子、皇女也都自幼博览群书,此刻也在思考如何接对,但最后却都是面泛难色,同时心中暗暗吃惊。
原因无他,这副上联看字面上的意思,并不算太难,可细细一品味,才发现其中高明之处。
此联竟是兼用了“重叠、反复、颠倒、比喻、双关”等多种修辞方法,想要一一对应,绝非字面上工整那般简单,其中的艰难,远超想象,难怪众多大炎文官们都犯了难。
然而,这副上联难度高不假,可此刻全场哑口无声,落针可闻的尴尬场面,更是真切无比。
见此情形,天元王朝此行到访的国士们,有些人甚至嘴角露出了忍俊不禁之态。
而这种场面,也令拓跋飞雄浓眉微皱,有些挂不住颜面。
毕竟,刚才他已经亲口放话,表明大炎帝国文学底蕴并不弱,同样是人才辈出,可这才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