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沿汾水北上的西军不能攻占韩信岭,他们后路没有被断的危险,就不需要急于北撤。
种种权衡之下,进入汾水中游河谷山地作战的刘尽忠部五千人马,自然是以步卒为主,骑兵部队仅有八九百骑。
又由于骑兵部队不需要参与攻城,部署在大营的外侧,在接受秦井驿传讯后,才得以第一时间集结赶去增援。
也因此在八百番骑被歼灭之后,刘尽忠所掌握的骑兵仅有身边百余扈骑——仓皇逃回的百余溃骑被杀成惊弓之鸟,短时间内也不再具备强韧的战斗力,这时候刘尽忠连侦骑都派不出去。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紧挨着沁水西岸河谷的几处高地,被追溃而来的数百骑兵占领。
一方面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兵马经秦井驿杀来,一方面八百番骑如切瓜剁菜一般,短短不到两个时辰就被包圆,仓促从沁水城下撤回营寨的数千番兵也是人心惶惶,没有哪个军将愿意率部夺回这些高地,只说将要入夜,夜间步骑混乱,对他们更为不利。
却是有人提议连夜撤入东岸,借沁水隔开敌军,等候增援。
刘尽孝虽然不是名震一方的悍将,却也知道人心惶惶、都没有摸清楚来敌底细之际,先头部队只要渡河,对方数百骑兵一旦发动夜袭,就极可能将他们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