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木板连接起来,每座箭塔哪怕多置四五名甲卒,关键时刻也能以最快速度将一小队精锐勇卒直接投放到城墙上,将敌军压制下去。
从巳时起,双方也没有太多的花巧可用,就是围绕仅三四丈宽的坡道以及坡道接上的城墙展开一次又一次的争夺。
城外除了曹师利驱使岚州汉军、荥阳降军外,摩黎忽也组织一队队更精锐的赤扈骑兵,下马披甲作战,加强对城墙的进攻强度。
而城内,城墙之上主要还是用守陵军士卒轮替防守,但除了箭楼之上用桐柏山卒持弓弩协助作战,在敌军登上城墙,或守陵军士卒被打得节节败退、难以招架之下,桐柏山卒则从箭楼栈道及登城道登城作战。
战局的发展恰如徐怀所料,虏兵仅来得及铺造一条坡道攻城,即便不断填土拓宽,进攻面也极其狭窄,又没有其他攻城战械辅助,即便一次次短暂时抢上城墙,也被徐怀、王举、郭君判等人率精锐甲卒毫无留情的赶下城去。
北城长墙之上的守陵军将卒初临血战,也是胆颤心寒。
面对虏兵不计伤亡的强攻,守陵军将卒在城墙之上结阵不够严密,阵脚不够稳固,基层卒伍里又缺少敢搏命、气力过人的武勇悍卒去挡敌军锋芒,自然就没有能力将虏兵完全压制在城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