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贫脊的坡地山田耕种,日子都过得非常的清苦。
仲春时节,天气还没有多暖和,但为省一双草鞋,苏荻她爹苏老常下田都是赤着脚,满是皴裂口子。
“武江近日有差遣不在军寨里,我便回寨子住几天,”苏荻跟她爹说着话,又伸手揪住她弟弟苏蕈的耳朵,问道,“这时候怎么不去书塾?”
徐氏拥有不少族产,都在家主徐武富及几位族老的管治之下,除了平日里救济族里的孤寡病残以及秋训备盗、修造宗祠、寨墙、举办寨社祭祠等耗用外,北寨这边也办了族学、武堂,收录族中及依附的外姓子弟。
这也是徐氏在桐柏山凝聚力较强的主要原因,宗族多多少少发挥出些作用。
不过,男孩子到十二三岁就抵半个壮劳力,清贫人家压根也不指望子弟读书习武真能有什么出息,在学堂厮混三四年,差不多就会拉到田间参与耕作,或想办法学门谋生的手艺。
苏荻嫁给徐武江,还是能帮衬到娘家,却是希望她弟弟能多读几年书,哪怕日后到巡检司或县里谋个差遣,也能告别埋首田间、一辈子劳苦的命运。
“读书能有什么用?我想习武!”苏蕈倔强的说道。
为防藩镇之乱,当世自立国就以文制武。
邓珪是正而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