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到郑州、中牟以西、以南区域去。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朱仙驿有堰陂截断蔡河新渠及旧道。
堰陂即堰坝也。
河淮诸多河流,特别是衔接诸天然水系之间开挖的运河,受季节因素影响极大;枯水季时,通常都会因为上游来水不足,致使水流浅缓,不利航行。
而隋唐以来,每年会从东南地区运入上百万石乃至数百万石的粮秣、布匹,对维持中原统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变得极其重要,为保证蔡河诸河流常年都能够通航,历朝最常规的做法,就是用土石筑坝将河道截断。
这样就能保证两道堰坝之间的河道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用通航的水位。
漕船通过这些堰坝时,一般是先卸货,然后用大型轱辘将舟船通过堰坝两侧的缓坡,拖拽到另一侧;当然,也有时会采用分段运输的方式组织漕运。
虽说以后世目光,截断河道的堰坝也会大幅降低航运的效率,但在大越立朝之前,却已经施行数百年。
大越立朝之后,为维持国都汴梁巨量的日常消耗及商贸所需,为了进一步提高往汴梁运输粮秣的效率,则开始在蔡河等河修建斗门。
斗门也是后世船闸的雏形,简单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