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利用溪河水运,短短一年时间就使得十八里坞月产铁料稳定到三万斤以上。
虽说江淮荆湖等地的炼铁业在近百年来得到大发展,总产量已经超过北方,但说及炼铁之集大成者,还在拥有良矿的河北磁州。磁州炼铁业主要还是官营,磁州铁监目前所造瓶形高炉,一炉能炼两三千斤生铁,一年能产两百万斤良铁以供汴梁所需。
目前瓶形高炉还没有传到江淮地区去;十八里坞铁场之前所建造的小型炼炉,水准比江淮荆湖地区更要差上一截。
磁州已陷落敌手,为了保证瓶形高炉能传承下来,同时也寄望能进一步降低楚山炼铁的成本,庄守信在史轸的支持下,年前就着手在十八里坞试造瓶形高炉。
高炉三月初就已经建成,也已经试炼好几炉生铁料,有望达成日产两千斤生铁料的目标;而仅此一座瓶形高炉,就能将十八里坞铁场生产能力扩大两倍,但徐怀还没有时间亲自来看一眼。
十八里坞铁场距离矿洞很近,早年为便利取水,还特意紧挨着一条小溪而建。
最初为在上游溪谷多开垦一些坡田便于灌溉,方便铁场与矿场之间能用舟筏运输矿石,在铸锋堂时期,徐武良、徐武江就花费两三万贯钱粮,修造一道近一丈高的石堰,将溪涧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