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有韧劲,就安排他当机床车间的主任,带着一帮同学开机床。
这次,顾老师又交给他一项任务,加工炮管。
接到任务后,刘振声带着车间的几个小组长,对着加工图纸,研究生产工艺。
研究之后觉得加工炮管其实比枪管要容易些。
因为枪管的口径太小,稍不注意枪管就报废了。
而炮管的口径大,可修正的机会多,只是加工的工作量比较大。
另外一根坯粗200多斤重,一个人搬不动,要设计一个支撑架。
为减小误差,借鉴加工枪管时的经验,制作一个专用的加工炮管的辅助工具,使轴心出现偏差的几率大大减小。
加工工艺研究清楚了,辅助工具也制好了,架上钢坯开始操作。
先钻出个10cm深的直径1cm的孔,然后换膛床进行膛削,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加工难变大。
于是刘振声和伙伴们采用他们之前研究好的办法,用两端加工的方法,将坯件掉个头,从另一端开始钻进。
这样1米多的加工深度变成了半米多,加工的难度降低了很多,而加工的速度快了很多。
当两端对通后,先在进行粗削,留一定的余量进行最后一步,精确膛削。
一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