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回到明末建基地 > 第七十五章 锻造和讨论伙食标准
了两人当负责人和技术员。
    然后去农具厂,准备从那里调一些工人当锻造工。
    农具厂原来就是打铁铺,那里的打铁工人干的就是锻造的活。
    关度势力这两年垦荒发展速度很快,对农具的需求量很大。
    农具厂本有25个砧台,每个砧台配2名铁匠,整个农具场有50名铁匠。但即使是这样的规模,制造的农具已赶不上实际的需要。
    现在顾二调走20人,农具厂的生产能力更显不足。
    农具厂厂长对顾振汉说:“大头领,你把人这一调走,这里生产的农具就更加不够用了。潘头领过来拿不到农具,我又要挨批评了。”
    面对农具厂厂长的抱怨,顾二大方的配给农具厂两台20公斤汽锤,一台汽锤抵得上40个工人。
    这下子不仅能够补偿调走20个人的损失,更是让农具制造厂的生产能力在原基础上翻了一倍,农具厂厂长高兴的合不拢嘴。
    人员、设备到位,锻造车间建成。
    4月10日,刘大光把各位头领都通知回来了,大伙开会讨论制定供养标准的问题。
    所有与会人员包括顾二自己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次会议讨论的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供养标准问题,但实际上就是第1次经济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