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回到明末建基地 > 第四十八章 巡视关渡工业区(一)
地上,目前工业区由唐维吉的大徒弟卢大新代为管理。
    卢大新在工业区入口处迎接顾振汉一行。
    这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头上的发髻除了用布包着,还用一根竹簪子固定。
    这是刘大光的一个要求,为了将工人与管理人员分别开来,规定工人只能用布带固定发髻,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要用发簪。
    目前因为基地里面还没有做金、银发簪的工坊,所以全部用竹的或者木的发簪。
    这样只要看到一个人头上用了发簪,那么他大小就是一个头目,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分配和管理工作。
    卢大新带着顾振汉从前面的工厂看起,排在最前面的是早期建设的纺织厂。
    当初基地刚开始建设的时候,最着急要解决的就是吃和穿的问题,所以除了农田种植之外,纺纱织布是排在第二重要位置的工作。
    不过如今的纺织厂和当初建设的纺织工坊相比,那就大不一样了。
    厂房由原来的油布棚子变成现在的玻璃窗砖房,人员由原来的百来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人。
    每年能织3万多匹棉布,1万多匹帆布。
    这样的成果在卢大新的心目中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顾二内心却有些惭愧。
    因为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