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回到明末建基地 > 第四十一章 炼油和建香山县商贸点
为了书房和堂屋的采光。
    刘大光介绍了用于建房用的玻璃产品,一种是窗户上用的平板玻璃,一种是铺在屋顶上的亮瓦。
    黄家人对这个亮瓦很感兴趣。
    这个时代的房屋采光性普遍很差,房间里大多都是黑沉沉的。如果在屋顶铺上了亮瓦,就等同于在屋顶上开了几个透光的小孔,日光能照进来,却又不漏雨,非常实用。
    广源货栈的大堂屋顶就铺有六块亮瓦,日光透过亮瓦照进店堂,使整个店堂既明亮,又充满生机。
    刘大光给平板玻璃的定价是0.1两银子一尺,给亮瓦定价是0.3两银子一块。
    定这个价,刘大光是经过考虑的。一间房一扇窗,一般可以用6尺玻璃,花费0.6两银子,相当于一石米的价格。这个价格,对于小康之家,购买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的,至于像黄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更是不在话下。而一间屋顶,一般安装两块亮瓦就足够了,也只相当于一石米的价格。
    而且玻璃和亮瓦只是建筑材料,不是收藏品,不适宜定太高的价格。
    黄家人买了60块一尺见方的玻璃和20块亮瓦,支付了120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