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节见识到了戚英的武功水准,便把乡团教头的职务交给了他。
黄大节对张敢道:“如今教头的人选有了,要开始招募壮丁,你就负责这一块吧。”
戚英听后一愣,教头的职务都让给我当了,怎么募兵的任务不归我负责呢?
他本想利用这个机会,招募一批不仅身强力壮,而且还能吃苦耐劳的壮丁,打造一支战斗力强劲的抗倭民兵。
组建新军,募兵是最基础又很重要的工作,是一支队伍后续发展的根基。
兵员的成分,兵员的素养,都会影响这支队伍的后续发展。
一支队伍发展到后面,牢靠不牢靠,稳定不稳定,战斗经验能不能传递,都和最开始的一批老兵有关系。
老兵不稳,根基就不稳,容易发生骨干叛逃和队伍分裂的情况。
戚英知道募兵的重要性,但却不能参与其中,感到惋惜。
他明白了,教头就是一个教职,只负责教练民兵,不负责实际军务。
毕竟自己是个新人,能有个教头的职务当当,已经运气不错了。
乡团的军务处理权,黄大节是不会轻易交给别人的。对于戚英这种新人,信任度的建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张敢的想法和戚英不同,他对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