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过去,少不得动用武力,到时候恐怕他李际遇在这嵩山地界的名声和那余大忠一般无二,逆风尚且要臭十里。
日后若想做下大事,哪个肯跟随与他?幸好李际遇志不在此,他尚有其他事情要做,便一口应了。
遂后,那李际遇便点校五百精兵,明刀精甲冲向了那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正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其地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峰峦环拱,溪水围合,唯有南面开阔平缓,为学子出入之地。
这嵩阳书院倒也传奇,最早为嵩阳寺,乃是僧人居所。等到隋朝大业八年,此地又改名嵩阳观,反倒成了道士炼丹之地。
及至唐高宗、武则天之时,又曾先后两次以嵩阳观为行宫,进行改建营造,并更名为奉天宫。
待至五代,方为太乙书院,后又更名为嵩阳书院,盛极一时。
前后千余载,竟然先后历经释儒道三家和帝王行宫的变迁,也是一奇。
不知幸也不幸,历经千载沧桑,如今这嵩阳书院又成了清净之地。
这一日,天气炎热,山长正卧在席上假寐,随便听一听学堂里的读书声。
山长,即山中长老之意。因为书院多依名山大川所建,故曰山长。
山长之名,起于五代,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