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拿自己说事,说这是她的遗憾,以前都依着他不过生辰,今年一定要办。
不然她以后临死前惦记这个事,进了棺材都不会瞑目。
听着太后越说越大,最后元锦沛妥协了,生日宴而已,办一场便办一场,听了太后承诺只此一次,他松口同意了。
因为元锦沛不上心,所以没有和太后细说生日宴如何操办,直到在早朝上听到了皇上的话,元锦沛才知道姑母真应了她的话,不留遗憾的大办特办。
当然,太后还有另外一个私心。
那便是为元锦沛相亲,早朝上皇上特意说明要带家眷,宫廷里的宴席允许带女眷,官员的妻子都会上带上嫡女。
一是有这样的机会让家中女子开开眼界,二也是让其余夫人瞧瞧眼,得此好姻缘,或者是顺了太后娘娘的眼缘,便是随便夸奖一句,日后找婆家那都是优势。
女儿家这辈子最大的事不就是能嫁个好儿郎吗。
太后想的很清楚,她已经将百官适龄女儿的资料查的差不多了,那些人什么性子长相她都略知一二。
可以说当年为亲儿子选皇后妃子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上心。
她就等着在元锦沛的生日宴上在看看面,也找来侄瞧瞧哪个更和眼缘。只要合侄子心意,小两口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