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裤腰带上打仗,难保明天不会命丧战场,又怎么可能愿意等上几个月等主家摸清新领后再行分封呢,你能保证那个时候你还活着吗?
故在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家臣进行封赏,在后续视情况由主家下派专员在家臣的陪同下进行捡地,一旦发现实际领地比表高有差异的情况,会在之后的叙功封赏中进行腾挪。
比如今日打败了敌人甲,占据了甲的领地,某武士获封知行1000石,在之后的检地中发现实际石高是1500石。
那么在下次击败敌人乙后,某武士的功勋可以获封1000石,但是由于其检地后的实高已经比军役状高了,于是会在新的知行状上写加封1000石,但是实际只新拨给他500石的领地。
但是由于人性的贪婪,在主家对一些比较强的家臣掌控力降低后,家臣往往会在知行上报上进行隐瞒,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山区中有许多村子,会开垦梯田进行耕种,但是如果家臣刻意隐瞒这个村子的存在,主家派来的检地奉行不可能为了检查你而特地去爬深山老林。
羽柴秀吉时期,关西毛利家、四国长宗我部家、九州岛津、关东的宇都宫、佐竹、东北的最上、伊达都对领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隐瞒,这些大名在太阁检地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