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烧制出了第一窑合格的青瓷,开始逐步蚕食进口高丽瓷的市场。
在堺町一个高丽瓷碗可以卖到20贯,备前瓷只需要一半的价格就能拿下,一时间风靡畿内仅仅第一窑就回款了2000贯。
而在初春收集的山牛蒡火绳也开始由小西屋、纳屋、天王寺屋等开始销售,也为宇喜多家带来了一大笔收入。作为最大的采购方,织田家一下子就采购了5000贯的备前火绳用来替代高昂的进口火绳。
与火绳相同的是备前产的火药,你没看错,是火药,不是硝石。
此时的日本尽管已经有如岛津等开始外购硝石配合本国硫磺木炭自产火药,但是对于财大气粗而且缺少硫磺硝石的织田家而言,他们还是习惯整体从座商和洋人手中购买火药。
甚至由于硝石高昂的价格,岛津自产的火药价格也并没有比外购便宜多少,但是这些对于硝石几乎0成本的宇喜多家来说简直赚翻了。
尽管为了稳定羽柴和织田家的关系,宇喜多家定期会专供一部分火药,但是流出去的火药依然在短短半年为宇喜多家带来了6000多贯的收入。
经过半年的整备晒盐,宇喜多细盐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凭借几乎没有成本的有点,价格比普通的煮盐便宜1/3,利润却有煮盐